一、将数字化简单等同于上系统
很多中小企业把数字化转型理解为购买一套系统,忽略了数字化本质是业务流程和组织能力的重塑。
例如,有的企业上了 ERP 系统,但员工只是把纸质订单敲进电脑,旧流程照搬进新系统,没有梳理业务流程,也未形成数据链路,导致系统闲置,效率无提升。
二、缺乏顶层设计
数字化转型是全局性、系统性的变革,许多企业没有进行顶层设计,导致部门各搞一套,系统各自为政,出现信息孤岛、流程断层等问题。如某服装制造企业,各部门分别上了进销存、财务、HR 等系统,后期发现数据无法打通,重构系统时增加了大量额外投入。
三、只重视工具,不关注员工和流程
一些企业把数字化转型的希望寄托在一套万能工具上,忽略了员工的适应度和流程的匹配度。比如某批发贸易公司上线新 ERP 系统后,由于缺乏针对员工的培训和流程重塑,80% 的员工只会用最基础的录单功能,复杂流程继续走老路,最终系统被闲置。
四、预算和资源配比不合理
中小企业预算有限,但在数字化转型时,常出现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系统,前期一次性投入过大,后期无力持续优化的情况。同时,企业往往只重视软件采购费用,忽略了实施、培训、运维等隐性成本,以及项目管理和转型的软投入,如流程梳理、员工激励等。
五、忽视文化和人才因素
数字化转型本质是 “人的革命”,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支持转型的文化氛围,员工抵触新系统,觉得流程更繁琐,就会导致转型推进缓慢。此外,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,企业若不注重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入,也会影响数字化转型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