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、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数字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引擎,而人才则是驱动这一引擎的关键燃料。2024 年 4 月,人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行动方案,明确提出要打造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。为落实相关政策,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联合《数字化转型》期刊编辑部,组织 “数字化人才” 主题专刊,现面向全国相关领域行业组织、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公开征稿。
组稿单位:
国家队组稿: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亲自下场,作为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 “国家队”,研发超 300 项人才标准,培养超 3000 万人次技术人才,权威性拉满!
专业期刊:
《数字化转型》于2024年11月正式创刊,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、北京赛昇传媒有限公司出版的,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,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:CN 10-2025/TP,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:ISSN 2097-5449。聚焦数字技术与产业转型,是政策解读、理论探索、实践展示的优质平台!
六大核心征稿方向:
征稿方向围绕“数字化人才育、引、留、用”,征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:
1、基础理论与体系构建研究。如数字化人才的内涵与分类研究,数字化人才成长规律研究,“数字素养+专业能力”双元培养体系构建,产教融合/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,数字化人才能力结构模型构建,人才与政策、产业、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等。
2、评价体系与标准建设研究。如数字化人才评价机制研究,基于大数据的人才评价模型构建,数字化人才胜任力指标体系研究,数字化人才国家/国际标准研究,以及跨行业、跨区域的人才评价结果互认机制等。
3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。聚焦教育体系改革与实践路径,如数字化人才学术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模式,企业主导的“教学工厂”模式研究等。
4、行业应用与跨界融合研究。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研究,城市群数字化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数字化人才合作培养路径研究等。
5、数字伦理与教育公平研究。数字伦理方面如数字化人才培养中的隐私保护,数据安全伦理问题等;教育公平方面如女性数字化人才的职业发展瓶颈与激励政策研究等。
6、人才政策与国际经验研究。如国内外数字化人才政策效应比较研究,地区产业人才匹配效应研究,跨国公司与高校合作的“全球人才培养项目”实践研究等。
专家天团坐镇把关:

谭志彬
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政策研究处兼培训处处长、正高级工程师
长期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等领域人才培养和评价相关解决方案研发、工程实践和标准研制工作,主持完成国家级数字技术和信息化相关人才标准项目多项,担任多部国家级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主编。

刘冬
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政策研究处副处长、高级工程师
长期从事网络和数据安全、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联网、制造业数字化等领域技术研究、工程应用及人才培养评价工作,担任《信息安全学报》《Cybersecurity》等杂志(青年)编委,ISO/IEC标准专家,牵头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及任务,发表论文20余篇,获省部级奖项多次。

张若琛
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标准所工程师
长期从事数字化转型、消费品安全相关领域的标准研制及推广、政策研究等工作。牵头和参与研制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20余项,参与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和重大专项的研究和实施。
投稿必读指南
1、稿件主题明确、内容新颖、资料真实、信息准确、数据可靠、图表清晰、文字精练,逻辑严谨,标点符号使用正确、参考文献著录规范,字数一般在8000-10000字,无涉密内容。
2、本刊要求首发,反对一稿多投以及抄袭、剽窃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,对拟采用稿件,在尊重作者意愿的前提下,本刊有权进行编辑处理。
3、优先录用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的项目成果论文,需在稿件中注明基金,基金名称编号格式详见附件:《数字化转型》期刊稿件格式要求及范例。
4、本刊已被知网、万方等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,凡在我刊投稿并被录用的稿件文章,均视为作者同意稿件被收录,并许可编辑部将稿件在“数字化转型期刊”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刊载。
5、投稿采用电子版形式(Word文件),请参照《数字化转型》期刊稿件格式要求及范例(附件1)投稿,电子邮件主题和来稿文件均以“数字化人才专刊-作者姓名-单位名称-稿件标题”命名,稿件请于2025年8月30日前发送至组稿单位(lixiangrui@miiteec.org.cn)或编辑部邮箱(szhzxqk@163.com)。
即刻联系,开启学术之旅
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
联系人:李老师
电 话:010-68607773
地 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
《数字化转型》编辑部
联系人:李明时 陈志强
电 话:18940181808 18811203225
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